随着全球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常州市的防疫政策也在持续更新和调整,作为博客站长,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常州今日的防疫政策,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总体防疫政策
为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要求,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有关部署,常州市自2023年1月8日起,对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具体措施包括:
1、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履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信息追溯等法定义务,重点查验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等证明文件,并依托“江苏冷链”系统做好追溯管理,确保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2、市场主体采购、贮存进口冷链食品:无需索取核酸检测合格证明以及消毒单位出具的进口冷链食品消毒证明。
3、进口冷链食品管理要求:不再对进口冷链食品实施“三专、三证、四不”管理要求,进口冷链食品不再进入集中监管仓进行核酸检测和外包装预防性消毒。
4、高风险岗位人员管理: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再划分高风险岗位人员,不再实施闭环管理、核酸检测等防控管理措施。
入境人员管理
根据《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有关精神,常州市对入境人员的管理措施也进行了优化,自2023年1月8日起实施:
1、自香港入境人员:凭行前48小时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将检测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不再对自香港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若属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离或自我照护,其他情况提倡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诊治。
2、自澳门入境人员:如7天内无外国或其他境外地区旅居史,无需凭行前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对自澳门入境人员的检疫措施维持不变。
3、恢复转机/过境服务:恢复在香港、澳门国际机场转机/过境进入内地服务,取消对香港、澳门来往内地航班客座率限制,逐步有序增加航班数量。
4、简化机场入境航班处置流程: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加强重点城市航班接收能力建设,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
社区防控措施
虽然常州市的疫情防控政策在不断优化,但社区防控仍然是重中之重,以下是常州市当前社区防控的主要措施:
1、涉疫重点区域管控:精准实施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倡导非必要不离常,确需离常的,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其他地区要加强社区防控,强化网格化管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强化主体责任。
2、交通出行疫情防控:公路、铁路、民航、港口码头等交通站场要加强客流引导,避免人员集聚,认真查验旅客信息,落实戴口罩、体温检测、验码等要求,各类公共交通、出租车、网约车要落实戴口罩、体温检测、验码、严禁红黄码人员搭乘、通风消毒等防控要求,并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出租车(网约车)不得出常载客营运。
3、隔离管控措施:中高风险地区、封控区内的人员足不出户,管控区内的人员不出小区,人员不得聚集,要严格遵守各项管控要求,积极配合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工作,不得擅自外出,如违反相关规定引发疫情传播风险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核酸检测: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常州市将适时调整核酸检测范围,请广大市民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遵守检测点的现场秩序,落实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距离等防控措施。
5、信息报告:近14天有中高风险地区及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轨迹交叉的人员,应第一时间向所属社区(村)报告,提供活动轨迹和个人健康信息,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工作,所提供的信息要真实可信,瞒报、谎报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公共场所防控措施
公共场所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常州市对各类公共场所的防控措施也进行了明确规定:
1、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宾馆、餐饮场所、交通场站:要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等防控措施。
2、学校、养老院、精神病院、福利院、护理院:实行封闭管理。
3、景点景区、电影院、博物馆、图书馆:以及麻将馆、棋牌室、美容院、足浴店、浴室、保健按摩店、歌舞厅、健身房、室内游泳馆、酒吧、网吧、游戏游艺娱乐厅、室内密闭宗教场所等公共场所暂停运营。
4、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暂停线下服务(含托管班、兴趣班)。
单位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和外来人员实名登记等防控措施,督促进出人员佩戴口罩,做好环境消杀工作,特别是保洁、保安及餐饮、快递、物流等行业部门要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社区(村)管理
全面启动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压实属地、部门、单位、家庭、个人“五方责任”,落实街道(乡镇)干部、网格员、基层医务工作者、民警、志愿者“五包一”社区防控责任制,严格非封控区和非管控区的其他小区(村)出入管理,落实进出人员和车辆登记、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等措施。
医疗机构管理
严格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和发热患者接诊收治管理,未设置发热门诊或发热诊室的医疗机构(含门诊部、诊所、村卫生室等)一律不得接诊、收治具有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疑似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除急诊、发热门诊外,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行预约挂号,严格限制探视、陪护,全市零售药店暂停向市民销售(含网络销售)退热、止咳、抗病毒和抗生素等“四类药品”。
个人防护措施
市民应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室内常通风,不组织、不参加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自觉做到少出门、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每位市民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前往就近的具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如实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诊过程中要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符合条件且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市民,应积极主动尽早接种。
常州市的防疫政策在不断优化和调整,但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广大市民应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加强个人防护,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如有违反上述规定的,将依法依规从严处理,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中浩天宇集成房屋,本文标题:《常州今日最新防疫政策全面解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